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苗苗
近日,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度小满小贷”)披露《2025年度第一期满航资产支持票据定向募集说明书》,其2024年业绩随之曝光。
2024年,度小满小贷实现营业收入22.57亿元,同比增长24.70%;实现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增幅306.10%,日赚超23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08%,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头部小贷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却从2023年末的194.82亿元降至165.27亿元,缩水近30亿元,降幅达16.17%,利润增长与资产规模缩水呈现“倒挂”。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度小满小贷采访,截至发稿未获置评。
近年,全国小贷公司数量持续减少。据央行数据,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081家,相较2015年减少3829家;从业人数也从2015年的117344人降至43129人,减少超7.4万人;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9412亿元降至7366亿元,缩水超2000亿元。
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过去10年小贷行业持续出清,表面是“收缩”,实则是“提纯”。监管门槛抬高加市场自我淘汰,正在倒逼行业告别粗放模式,回归金融本质。早年大量地方性小贷公司依靠高利率、高周转生存,如今在合规、风控、资金等多重约束下,加速退出,小贷行业正在走向“两极分化”。
净利润暴增306.10%
度小满小贷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册资本74亿元,经营范围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以上业务在重庆市以外限于通过互联网方式线上开展)。
募集说明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度小满小贷实现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98亿元、18.10亿元、22.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9%、-37.54%、24.70%;实现净利润7.27亿元、2.12亿元、8.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07%、-70.89%、306.10%。
“2023年的净利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由于公司进行了资产结构优化调整,将贷款资产进行了证券化出表处理,从而导致营业收入减少及盈利水平有所降低。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系当年产生较多投资收益和技术服务收入,拨备计提减少,且业务及管理费变动不大所致。”度小满小贷在募集说明书中表示。
度小满小贷业务依托“度小满”进行开展,度小满小贷的信用贷业务规模自成立以来不断增长,其主要贷款产品为消费贷(满易贷)、周转贷/经营贷等。
截至2024年末,度小满小贷的放款余额为2586.13亿元。其中,消费贷(满易贷)包含与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的助贷模式余额2411.24亿元,占比93.24%,不良率为1.09%;经营贷(周转贷)余额174.89亿元,占比6.76%,不良率为0.89%。
2022年-2024年,度小满小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14亿元、13.96亿元和26.52亿元。2022年末-2024年末,度小满的资产总额分别为237.58亿元、194.82亿元和165.27亿元,呈下降趋势。度小满小贷对此表示,主要系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出表融资所致。
同期,度小满小贷发放贷款和垫款分别为201.72亿元、149.68亿元和112.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84.91%、76.83%和68.13%。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减少,主要因公司发行出表资产支持证券,导致表内相关业务规模下降。
截至2024年末,度小满小贷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存27笔ABS/ABN产品,余额合计245.38亿元。
小贷行业10年减员超7.4万
近年来,上千家小贷机构主动或被动关停。
据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081家,一季度减少176家;从业人数43129人,一季度减少1642人;贷款余额7366亿元,一季度减少183亿元。
而在2024全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减少243家,从业人员减少3290人,贷款余额减少148亿元。2025年一季度,小贷行业清退速度较2024年明显加快。
时间线拉长至10年前,2015年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10家,从业人数117344人,贷款余额9412亿元。10年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减少超3800家,从业人数减少超7.4万,贷款余额缩水超2000亿元。
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10年小贷行业经历大规模出清,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及风控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中小机构生存压力加剧。贷款余额的缩水,也反映出小贷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下降,部分业务被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信用贷所替代。
2025年1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小贷公司的经营行为、风险管理等做了规范和强化。
“新规在多个方面重构了小贷行业生存法则。在准入门槛上,提高了设立标准,规范股东资质,保证了行业源头质量;业务规范方面,对资金来源、贷款用途、利率设定等严格约束,促使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监管力度加大,违规处罚更严厉,行业很可能面临新一轮洗牌。”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支培元预计,新规实施后,可能约有20%的小贷公司因无法满足要求而面临整改甚至退出市场,市场格局会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培元表示,未来小贷行业将朝着数字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